在很多恐龍的胃中存有幾十顆石頭,大小不一,小的有雞蛋大小,大的如拳頭,這就是“胃石”。在美國新墨西哥州侏羅紀地層中挖出的一條地震龍的肋骨間,科學家竟然找到230顆胃石。
胃石在恐龍消化食物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會把恐龍吞下的大塊食物在胃里弄得更加細碎,以促進食物更好地消化。
飯量是否有你想的那么大
一般認為,恒溫動物的飯量與體重成正比。哺乳類動物的飯量大概為體重的10%,這樣才能夠維持體溫和體能。一頭4噸重的大象,一天要吃300千克以上的食物。有些植食性恐龍體重高達幾十噸甚至上百噸。如果它們每天的飯量也按10%來計算,那簡直是無法想象的。事實上,這些恐龍只要每天進食體重1%的食物,就可以保證正常生活。
從10%到1%,差別怎么會那么大呢?賈松海介紹,秘密就在于植食性恐龍龐大的身軀,身體中固有的能量多,進食只要維持基本需要就可以了。而且哺乳動物吃下的食物大部分都用來維持體溫,而很多恐龍是變溫動物,不需要維持體溫,所以食量也不會那么大。(喬地)
2/2 首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