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陳丹 袁原
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13日展示最新版本ChatGPT:與使用者展開語音對話、識別圖像并展開討論、翻譯……相比先前版本,它與使用者對話基本無延遲,會傾聽能嘮嗑,還善于察言觀色,讓人驚呼新版本ChatGPT“更像人”了。新版本ChatGPT取得了哪些突破?能在哪些領域實現(xiàn)應用?它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影響有多大?
有哪些“進化”
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13日發(fā)布的人工智能模型名為GPT-4o,編號中的字母“o”代表“omni”(全能),既能接受文本、音頻和圖像的任意組合輸入,還能生成文本、音頻和圖像的相關回應。
該中心不僅圍繞GPT-4o做了直播演示,還在社交媒體發(fā)布更多視頻“炫技”。
在一段視頻中,GPT-4o聽起來明顯“更會聊天了”,還時不時拋出幾個笑話。它的音調有些許變化,言語間帶著笑意,與它聊天更像與真人交談。
實時聊天是ChatGPT的關鍵技能。相比先前版本,GPT-4o的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使用者可以隨時打斷聊天機器人,無需像從前那樣等它把話說完;二是它會實時對問題作出回應,不再有兩到三秒的時滯;三是它能感知人的情緒,比如演示者呼吸急促,它會詢問對方是否需要稍稍穩(wěn)定下情緒。另外,GPT-4o可以生成不同風格的聲音。
演示中,GPT-4o利用其視覺和語音能力,指導演示者在紙上逐步解出一道方程題,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它還展示了英語與意大利語互譯、用自拍照片識別情緒等能力。當一名演示者告訴它,自己正展示它是“多么有用和不可思議”時,它回答道:“哦,快別說了,怪害臊的。”
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首席執(zhí)行官薩姆·奧爾特曼在博客中寫道,GPT-4o就像電影中的人工智能技術。“與電腦交談一直讓我感覺不自然,現(xiàn)在自然了。”
應用潛力如何
北京郵電大學人機交互與認知工程實驗室主任劉偉說,無論是在文本生成、做題、問答系統(tǒng)還是情感分析等任務中,GPT-4o都表現(xiàn)出很好的能力。這種技術的突破,無疑將對國內外的相關企業(yè)產生重大影響,它不僅推動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fā)展,也讓人工智能在多個領域的應用變得更加廣泛和深入。
近年來,開發(fā)更人性化、功能更強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競爭激烈。就在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發(fā)布GPT-4o的第二天,谷歌開發(fā)者年度會議召開,人工智能是重頭戲。硅谷企業(yè)家埃隆·馬斯克、技術企業(yè)“深層思維”創(chuàng)始人之一穆斯塔法·蘇萊曼也分別投資開發(fā)了聊天機器人Grok和Pi,將擬人化特點作為產品主攻方向。
英國廣播公司的評論說,GPT-4o能夠結合文本、音頻和圖像內容瞬間做出反應,目前在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
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說,GPT-4o定于幾周內上線,用戶可免費試用。ChatGPT原有付費用戶將獲得新版本更多使用權限。
需要擔心什么
在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公布的一段演示視頻中,GPT-4o一步步引導一名男孩解答出數(shù)學題。一些網(wǎng)友直呼,再也不用輔導孩子寫作業(yè)了。一些人卻擔心,教師這一職業(yè)會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
一些人工智能專家認為,新版ChatGPT雖然可能比競爭對手水平更高且更易使用,但不太可能很快讓一些職業(yè)徹底消失,從事教學或翻譯工作的人更有可能會使用這些工具,而不是被它們取代。新加坡人工智能計劃人工智能產品高級總監(jiān)萊斯利·特奧說,教學工作涉及人類的同理心,“教師自己經(jīng)歷了學習過程并且了解人如何克服困難,而人工智能不同”。他認為,教學、翻譯和客戶服務等工作不可能因GPT-4o的出現(xiàn)而消失。
也有一些專家認為,技術演示能在大多數(shù)人中引起反響,它通常是精心打造的,未必能反映產品的真實功能。
劉偉說,GPT-4o的語音功能改變了對話式人工智能的游戲規(guī)則,但依然沒有實現(xiàn)聊天機器人的深度態(tài)勢感知能力,比如意圖理解、動機分析等。此外,GPT-4o的進步在人工智能倫理和安全方面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需要我們在數(shù)據(jù)隱私、信息可信性、潛在偏見、惡意使用、意識和責任等方面開展新的思考。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