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奶粉配方注冊制落地時間日益臨近之際,政策進行了微調。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聯(lián)合發(fā)布公告,規(guī)定“境外生產企業(yè)2018年1月1日前生產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可進口并銷售至保質期結束”。這意味著,2018年1月1日之前未獲得配方注冊的進口奶粉銷售時間得以延長。乳業(yè)專家王丁棉指出,延長未注冊進口奶粉銷售時間是為了更平穩(wěn)地度過過渡期,“奶粉市場庫存量仍然很大,延長銷售時間是為了讓企業(yè)更多時間消化庫存,防止一些奶粉企業(yè)迫于壓力采取不正當的銷售手段,如篡改生產日期、低價甩賣等。”
此前,中國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jiān)管過渡期政策已延長至2018年底,業(yè)內人士指出,對跨境購的監(jiān)管空白是嬰幼兒奶粉配方注冊制實施的最大短板。
宋亮指出,配方注冊制對國產奶粉的提振作用其實沒有想象中的大,最大的隱患來自電商跨境購。2015年以來,跨境購電商中的嬰幼兒奶粉銷售額急劇攀升,每年增速超50%。2016年,國內嬰幼兒奶粉出廠價統(tǒng)計的銷售額為850億元,其中跨境電商的銷售額達到了150億元,而2015年跨境電商的銷售額僅為100億元。宋亮指出,如果跨境購不能夠有效規(guī)范,按照線下要求同步進行配方注冊,那么奶粉配方注冊制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大批沒有通過的配方品牌會通過跨境購進入中國市場。“這對國內企業(yè)非常不公平,這些企業(yè)付出的代價都將付之東流,不排除個別大型企業(yè)破產倒閉的危險。”
羊奶粉、有機奶粉成防御產品
“有機奶粉價格比較高,渠道銷售動力很大。”
面對新的市場格局,國內外奶粉企業(yè)都在布局羊奶粉和有機奶粉,以期獲得更大的市場話語權。
澳大利亞產能第二大的奶粉企業(yè)維愛佳日前高調宣布進軍有機奶粉市場。在此之前,惠氏、雅培、飛鶴、圣元、合生元等國內外大型奶粉企業(yè)已經先后推出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后入局者則試圖通過差異化競爭,在有機奶粉市場上立足腳跟。截至目前,惠氏、雅培、飛鶴等推出的都是有機嬰幼兒配方牛奶粉,而維愛佳打算在有機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上投入更多精力。維愛佳中國區(qū)負責人戴學東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第一批維愛佳有機成人牛奶粉已經上柜銷售,不久后,維愛佳有機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也將登陸中國。而在健合集團2017零售伙伴年會上,合生元有機嬰幼兒奶粉Healthy Times公布3年增長計劃,其中2018年的銷售額將達到4億元。
“有機奶粉價格比較高,渠道利潤有保障,渠道銷售的動力很大。”乳業(yè)專家宋亮指出,隨著奶粉價格的下行,高端奶粉和低端奶粉差距縮小,為了減少渠道商的矛盾和維持高利潤,奶粉生產商都在力推有機奶粉和羊奶粉。“當市場陷入價格戰(zhàn),有機奶粉成了市場防御性產品。”據AC尼爾森對全球16個市場的調查,有機奶粉的市場銷量增長率達20%,非有機奶粉則下降5%。
北京晨報記者 陳瓊 5/5 首頁 上一頁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