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棗莊日報報道 為給礦井的安全、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智力支持,棗礦集團付煤公司采取讓高級技師、技術骨干、崗位標兵等“草根專家”們上臺當老師,通過“微課堂”、業(yè)務咨詢、座談交流等方式,現場給職工傳授新技術、新經驗,分享自己的絕技、絕活、絕招等,充分發(fā)揮技師們的典型引領、輻射傳承作用。
開展“草根專家”上講臺只是該公司強化職工教育培訓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創(chuàng)方法、拓思路,不斷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加大職工業(yè)務技能培訓力度。該公司電廠開展了“每周一分析”活動,要求職工對一周的工作量、現場發(fā)現的問題及時記錄到“分析記錄本”上,同時還記錄上現場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充分利用“班前十分鐘”學習時間,讓班組維修骨干在工作現場為職工認真講解現場操作中的實質要領,實現了操作技能的共享。在洗煤廠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里,設立了“提素質、嚴培訓”學習專欄,每月確定一個培訓主題,每周由技術主管給職工普及專業(yè)技能,切實將職工培訓落實到位,不斷提高職工的技術水平和思想境界。
“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崗前培訓,但上‘大課’有一定局限性,‘草根專家’上小堂可以彌補大課授課的不足,通過‘開小灶’的培訓方式,技術骨干講述自己在生產現場最實用作業(yè)技巧和絕技絕活,授課者體會到了‘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快樂,享受到了不斷學習提升自我的喜悅,聽課者真正學習到了自己崗位的各種安全知識和作業(yè)技巧。”設備中心主任張雷說道。 (霍靜 郜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