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呂 臻
本報通訊員 曹 原 朱紅光
4月28日一大早,到臨清市新華路街道蓋章的張興民大爺走進一樓大廳,大廳里的服務人員立即上前熱情詢問,并引領張大爺蓋了章。張大爺高興地告訴記者:“去年我來蓋章,從一樓到五樓上上下下跑了三趟;今天來也是蓋章,有人領著,一趟就解決了,服務真是太好了。”
原來,該街道改進群眾接待服務模式,將信訪辦接待處從103房間搬到一樓大廳,在一樓大廳里擺放了一張立有“便民服務”牌子的桌子,每天由兩名工作人員值班,對前來辦事的群眾進行登記引領。雖然只有兩人辦公,但這種“服務前移”的小改進卻給群眾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這是該街道在改進機關作風中推出的新舉措,前移服務平臺,方便群眾辦事,獲得了群眾的一致稱贊。
該街道的大廳接待處每天上午8點上班,下午6點30下班。對群眾簡單的問詢,服務人員立即當面解答;對需要到有關部門辦理的,由值班人員引領,一直領到相關部門。值班人員全部是機關正式干部職工,一天一輪換。
為使接待處真正起到服務作用,該街道對值班時間、值班任務、服務表情、記錄規(guī)范、引領程序、交接班辦法等都做了詳細規(guī)定。比如值班人員要熱情、保持微笑,不要冷漠、粗暴;引領辦事前要先與相關人員聯(lián)系,由相關人員派人來領;如不能來領,則由值班人員親自引領送達……隨著服務前移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群眾對服務給予高度評價。正如一位群眾所說:“政府部門把服務做到這個份上,太好了,這才是咱自己的政府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