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絆草本是一種生長在鹽堿地上的野草,但對于無棣縣水灣鎮(zhèn)程莊村的炊帚加工戶來說,卻成了鹽堿地贈送給他們的“福利”。
馬絆草每年5月成熟,每到成熟時,部分村民就會去鹽堿地里摟草。村民程榮恩告訴記者:“拿著耙子就能把馬絆草摟下來,不費勁兒。我們無棣縣鹽堿地多,馬絆草很豐富,同時因為離著河北近,我們還會去黃驊市、滄州市收草。我和丈夫開著農用三輪車,一次出去二十多天,能收回來兩萬多斤,夠一年用了。”程榮恩說,“除了油費和一點工夫錢,這炊帚加工真是沒啥成本了。”
馬絆草容易保存,收回家后只要曬干垛成垛,蓋上一層塑料膜,別受潮,就能保存很久。
到了農閑時節(jié),村民們就開始扎炊帚。一分半鐘就能扎一個,一個能賣兩元錢。程莊村黨支部書記程福海介紹:“炊帚做好后,有專門的收購商上門收貨,主要是銷往天津,現(xiàn)在我們村的炊帚不愁銷路,供不應求。”
大眾報業(yè)·農村大眾記者 衣春悅 通訊員 蔣惠慶 肖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