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暨招標投標專項治理現場會在濟南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完成1134萬宗、同比增長27.6%,交易額突破1.5萬億元;目錄內8大類138個小類項目全部納入平臺交易,碳排放權交易量和交易額居全國第一,農村產權交易實現涉農區(qū)縣全覆蓋。
近年來,山東省聚焦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和招標投標領域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實施服務黃河戰(zhàn)略等“公共資源交易十個新突破行動”,創(chuàng)新推進沿黃九市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發(fā)展。
在平臺服務效能方面,山東省聚焦服務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出臺幫辦代辦、優(yōu)先交易等十項舉措,累計服務省市縣重點項目5544個,協調解決問題8700多個,平均為每個項目節(jié)約交易時間9天。
省發(fā)展改革委主任孫愛軍介紹,下一步,山東省將全力打造全省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制度規(guī)則清單化、交易服務標準化等“七大品牌”,在公平交易、高效監(jiān)管、優(yōu)化流程、提升效能上,探索更多可復制推廣的制度機制和路徑模式,為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貢獻山東力量。(劉童 陳曉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