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海波 本報通訊員 宋安佳
去年以來,冠縣清水鎮(zhèn)把落實“三會一課”作為從嚴治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舉措和生動實踐,“三會一課”把“課”上出了新意,把“會”開出了“實風”。
抓全程、全程抓
為切實將“三會一課”落到實效而不是流于形式,清水鎮(zhèn)規(guī)定,黨支部書記為黨建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好帶頭示范、指導檢查等職責,班子成員要按時參加黨組織活動。為防止“三會一課”形式化、娛樂化、庸俗化,會前,要調研學習、討論的內容,提前公布,確保每名黨員對會議時間、地點、主題三知曉,以便胸中有數(shù)、言之有物,還要做到時間、內容、方式“三報備”;會議召開、黨課學習后,建立健全會議學習記錄,全面完善“三會一課”工作臺賬,做到工作安排、支部決議、落實情況三公開,接受黨員群眾監(jiān)督;建立每月黨建工作督查制度,對不按要求開展黨員活動、活動質量不高的支部追究責任,防止黨支部組織生活會議走過場、搞形式,推動“三會一課”制度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
“紅紅臉 出出汗”成常態(tài)
清水鎮(zhèn)黨委書記谷永輝說,“據(jù)以往的做法來看,各支部對“三會一課”思想上是重視的,落實上也有成效,但仍然存在頻次不足、形式單一的問題,使‘三會一課’的效果打了折扣”。針對這種現(xiàn)象,他們緊緊抓住“三會一課”原始記錄這一基本形式,由機關黨組織作為牽頭,定期組織進行點評評比,檢查“三會一課”記錄本情況;在此基礎上,黨組織負責人在例會匯報點評情況,一針見血、切中要害的點出“三會一課”記錄存在的問題,使“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tài)。50個黨支部在每月的黨員活動日主題會議上作經驗總結,自查自糾薄弱環(huán)節(jié)和不足,加重了進一步上好“三會一課”的砝碼。
一系列的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近期,企業(yè)支部“學習十九屆三中全會會議精神”主題黨課上,支部的黨員大會組織的更有力度,會議議題更切合當前重點工作,組織生活會的活動內容更加貼近黨員干部思想工作實際,踴躍發(fā)言的黨員干部也多。
記者感言
抓好“三會一課”是宣傳黨的主張、凝聚黨心民心、提高黨員黨性修養(yǎng)的重要方式。
清水鎮(zhèn)從會前、會中、會后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確保“三會一課”實打實,不走過場。會前抓好調研,務必使會議內容貼近當前工作、貼近群眾需要,而不是照本宣科;會中抓好會議紀錄,建立健全工作臺賬,而不是一筆糊涂賬;會后強化督導,能夠瞪起眼來講問題,好就是好,差就是差,而不是拉不下臉、磨不開面。
如此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三會一課”就落“實”了,成為提高黨組織凝聚力戰(zhàn)斗力,推動工作的重要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