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91狠狠做五月爱婷婷AⅤ

  • <address id="y1q9e"></address>
    <small id="y1q9e"><strong id="y1q9e"><font id="y1q9e"></font></strong></small>
    1. <td id="y1q9e"><strong id="y1q9e"></strong></td>
      <object id="y1q9e"></object>
      <sup id="y1q9e"><menu id="y1q9e"></menu></sup>
    2. 首頁    山東    國內(nèi)    社會    教育    旅游    房產(chǎn)    娛樂    企訊    女人    財經(jīng)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頁 > 資訊頻道 > 新農(nóng)村 > 正文
         

      墾利稻花香里迎豐年,小康路上展笑顏

      2020-10-09 14:26:34  |  來源:  |  作者:李廣寅 于亞瓊  |  閱讀:次  字號: T   T
       

        村南綠樹掩映,小橋流水,亭臺樓閣;村北金色遍野,千畝稻田,穗浪如海。退回十年前,在七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孫金寶怎么也想不到,這個位于墾利城北部、黃河南畔的小村莊,會有如此景象。

        “再過十幾天稻子就徹底熟透了?催@樣子,今年收成又孬不了,一畝地至少1400斤。”10月5日,站在自家稻田地頭,孫金寶薅了一把發(fā)黃的稻穗,用手搓了搓,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臉上。

        七村隸屬于東營市墾利區(qū)墾利街道,有近七十年的水稻種植歷史。和孫金寶一樣,大部分人是子承父業(yè),從小就接觸水稻種植。最初,村里的水稻多分散種植,僅靠經(jīng)驗管理,技術(shù)跟不上,靠天吃飯,收成低,村民的腰包一直是癟的,村集體收入一直也是“空殼”狀態(tài)。

        前些年,村里一些年輕人因為種植水稻收入低,紛紛外出打工。已經(jīng)習慣了在土里刨食的孫金寶,為增加收入,開始承包土地,擴大水稻種植面積。“生產(chǎn)條件好一些了,雖然利潤還是薄,但多種幾畝地,整體下來收入會高一些。”孫金寶回憶,他家五十畝稻田,從插秧到收割,刨去雇用機械、購入生產(chǎn)資料費用,一年下來收入撐破天也就三四萬元。

        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2013年,國家提出“扶持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加快發(fā)展,鼓勵農(nóng)民興辦專業(yè)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類型合作社”后,七村探索成立了“生金水稻專業(yè)種植合作社”,先后購入包括犁地機、插秧機、收割機等在內(nèi)的機械,建起大米加工廠,注冊自己的“入?”大米品牌,從購種、插秧,到管理、收割,再到加工、銷售,形成了“六統(tǒng)一”規(guī)范生產(chǎn)模式。

        孫金寶和其他14名村民是首批自愿入股的社員。他直言,合作社成立之后,各方面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原來如果租機械旋地需要一畝25元的費用,合作社的機械才10元錢;租用插秧機一畝地100元,合作社只需要50元;再加上批量購入生產(chǎn)資料省下的費用,一年下來,我這五十畝地就節(jié)約了一萬多塊錢的成本。”這些數(shù)據(jù),孫金寶熟記于心。

        更讓股民們欣喜的是合作社里生產(chǎn)的稻米產(chǎn)量和價格。在合作社“六統(tǒng)一”規(guī)范生產(chǎn)模式運作下,七村引進國內(nèi)稻米產(chǎn)量與質(zhì)量較高的華東五號等品種,畝均產(chǎn)量達到了1500斤,在價格和市場上也優(yōu)于同類產(chǎn)品。以去年價格為例,稻米市場收購價格是2.5元/斤,而合作社則以比市場價高出0.3元的價格優(yōu)先收購社員稻米,再通過包裝和品牌將稻米價格設(shè)定在3.5元/斤出售。由于稻米質(zhì)量較高,市場供不應求。

        “咱們種地成本降了,產(chǎn)量和價格上去了,增收那就是板上釘釘?shù)氖铝恕?rdquo;孫金寶說,去年,他們家稻田純收入達到了10萬元?吹饺肷绱迕駠L到了甜頭,七村其他水稻種植戶也紛紛加入進來,最終七村實現(xiàn)了全員入社。

        放眼整個七村,短短幾年時間里,村民借助合作社的力量,人均收入增加到近2萬元,村集體收入也從5萬元增加到20余萬元,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日子也過得越來越紅火。

        如今,七村又將村南的撂荒地統(tǒng)一進行了整理,打造起以“稻香”為主題的濕地公園,讓這個小村莊在宜業(yè)的同時又實現(xiàn)了宜居,朝著小康之路闊步向前。

      我來說說(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上一篇:臨清市:“騰籠換鳥”提升閑置資產(chǎn)“含金量”
      下一篇:菏澤:古稀老人愛“宣傳” 喇叭聲聲動人心
       
      0
       
       
       
       
      推薦資訊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增收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chǎn)業(yè) 多點發(fā)力點亮綠色經(jīng)濟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chǎn)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觀走訪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
      種下“牧草綠”,治愈“鹽堿白”
      種下“牧草綠”,治愈
       
      欄目最新
      欄目熱門
       
       
       
      版權(quán)聲明   |   網(wǎng)站簡介   |   網(wǎng)站導航   |   頻道招商   |   聯(lián)系方式   |   友情鏈接
      山東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