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體記者 王鴻云 攝影報道
來自萊陽市山前店鎮(zhèn)山前店村的唐曉杰是一名“90后”新農(nóng)人,他和妻子靜靜一起經(jīng)營著兩個抖音賬號,圈粉160萬。
從剛開始玩轉(zhuǎn)抖音,到現(xiàn)在擁有過百萬的粉絲量,夫妻二人僅用了幾年時間。在“唐公子(靜靜)”的賬號里,他們每天更新帶貨視頻;在“靜靜愛生活”的賬號里,他們每天與粉絲們分享日常生活里的喜怒哀樂。唐曉杰說,生活里,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要學會給自己鼓掌。
“90后”小夫妻:每天拍攝帶貨的生活很充實
采訪時,唐曉杰說的第一句話:“自從開通了短視頻賬號,每天日程都是滿滿當當?shù),這樣的生活很充實。”
每天早晨8點左右,他就開始在自家飯店里幫廚。忙到下午2點,再和妻子趕往拍攝地點,把這一天要拍的段子抓緊時間拍完。“有時拍得順利,晚上七八點鐘就能收工。拍攝進度慢了,就要忙到凌晨一兩點。”唐曉杰說,拍攝完視頻回家之后,還要想第二天的素材,到凌晨3點多才能休息。
“我和妻子都是‘90后’。2019年底,是我妻子先玩的抖音,我也覺得很好玩,就和她一起研究,看看能不能拍出搞笑的視頻。”唐曉杰經(jīng)過細心分析之后,得出一個規(guī)律:大家喜歡看的似乎都是那些有別于城市生活的鄉(xiāng)野樂趣,因此拍攝的場景也大多選在趕大集、田間地頭、村頭老屋。一件快遞、一條魚、一把鐵鍬、一根扁擔……拍攝時的道具順手就能拿來。
“我們負責演,你們負責笑,祝大家笑口常開。”找準了方向之后,唐曉杰和妻子做出的熱門視頻越來越多,粉絲數(shù)量也在迅速增加。
做視頻帶貨:未來有一個長遠的規(guī)劃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唐曉杰和妻子商量,能否利用平臺帶貨。
“把這個平臺利用起來,也能增加經(jīng)濟收入。”他說,從帶貨那天開始,自己也給兩個賬號的內(nèi)容做了明確劃分:“唐公子(靜靜)”的粉絲量大,就用來帶貨,短視頻內(nèi)容基本都與貨品有關。因為還有很多粉絲喜歡看他們在農(nóng)村的生活,“靜靜愛生活”就用來分享夫妻二人的日常。
“自從選擇在平臺上帶貨,就比以前更加忙碌,擔子也越來越重。兩個賬號的短視頻內(nèi)容完全不同,需要不同的場景來完成。”他介紹說,到了年底,帶貨視頻的需求量大,有時一天需要拍出來八九個不同貨品的視頻。
分享日常生活的視頻也不能停。為了能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熱門視頻,他和妻子細心觀察著身邊的人、事、物。有時聽朋友說了一件特別的事就趕緊記下來,回到家后再加工創(chuàng)作。有時看到網(wǎng)上哪個段子很搞笑,借鑒一下,盡量做成本地化。
“還是要繼續(xù)努力,不管是帶貨視頻還是日常分享,都需要有一個長遠的規(guī)劃。”唐曉杰說道。
給自己鼓掌:不用太在意他人的眼光
經(jīng)過大半年的帶貨,唐曉杰和妻子已經(jīng)有了固定的拍攝模式:妻子靜靜負責出鏡介紹貨品,唐曉杰作為輔助,及時做好補充。
“唐公子(靜靜)”粉絲量超過150萬后,他們的賬號也標注上“三農(nóng)自媒體”的字樣。對此他笑稱:“這就是屬于我們‘90后’新農(nóng)人的標志了。”
“四年多的時間,一路走過來看似打打鬧鬧、嘻嘻笑笑,其實也挺不容易的。”回憶四年多的時間,唐曉杰不禁感慨。他說,剛開始在村子里拍搞笑視頻時,因為要做出很多夸張的動作,村里人往往會投來異樣的眼光,甚至還有人跑到跟前勸他:年紀輕輕正經(jīng)做點事情,別天天在這兒“出洋相”。
“四年前,短視頻還不是這么火,但是我相信這種新興的事物只要堅持做下去,肯定會有所收獲。”就這樣,唐曉杰和妻子彼此鼓勁兒,在異樣的目光中堅持。如今,他們也終于用這份堅持和努力換來了豐碩的成果。他們依靠做短視頻月收入過萬元,年收入能達到20多萬元。
“生活嘛,總要有綻放自我的勇氣,要學會給自己鼓掌。現(xiàn)在想想,如果那時因為受不了旁人的目光而放棄,現(xiàn)在怎么還能在這個行業(yè)里打拼?”唐曉杰的話語中透露出更加堅定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