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管控下的代價:商家產品質量堪憂
“商家看中的是拼多多的流量,如果上架的商品成了爆款,商家在短期內能做大訂單規(guī)模,爭取到更大的議價能力。”一位拼多多商家向南都記者表示,與傳統(tǒng)電商相比,拼多多的進入門檻不高,傳統(tǒng)電商流量太貴,但如果不投錢做排名,訂單量就很少;其次,傳統(tǒng)電商平臺比較成熟,除非投入大筆營銷費用,否則也很難實現(xiàn)短爆發(fā)、大量訂單、少SK U的模式。而拼多多在初始階段,為吸引商家入駐,曾開出了“零保證金”、“零門檻”等條件。
“拼多多的進入門檻不高,但在之后的運營過程中,隱性成本還是讓人吃不消。”上述商家向南都記者透露,商家一般不會有太多的庫存現(xiàn)貨,但如果拼多多上架的商品突然成了爆款,庫存就很容易不夠,中小型的商家就會出現(xiàn)貨不夠發(fā)單的情況,這時就會受到拼多多平臺的罰款。
南都記者在拼多多商家后臺規(guī)則中心發(fā)現(xiàn)了一系列的處罰條目與規(guī)則:售假、描述不符、服務不達標、延遲發(fā)貨、虛假發(fā)貨、欺詐發(fā)貨等項目,均被列入處罰范圍。比如,未在約定時間(48小時)內發(fā)貨,或者超時沒有攬件記錄會判定為延遲發(fā)貨,將處罰一張3元無門檻現(xiàn)金券(賠付給每個消費者)。
“拼多多之所以要出這么嚴格的一個規(guī)則,是因為沒有這樣的時間窗口去做品牌治理。我們只能用一個相對比較激烈的方式,讓好的(產品)更快地上去,讓差的更快地淘汰。你既然傷害了消費者,就應該去賠付和補償給消費者。”拼多多有關負責人達達這樣向南都記者解釋。
但不少商家則認為,懲罰制度太苛刻,“利潤才幾毛錢,一個消費者一張3元的無門檻現(xiàn)金券,就相當于是一張訂單的幾倍利潤。”更何況,“拼多多上的訂單往往幾百上千,很難一次性備足貨。而物流環(huán)節(jié),又是由第三方快遞公司控制的,有些違規(guī)并不是商家主觀造成的。”
顯然,拼多多的隱性成本超出了平臺商家當初的預期,但即便要退出平臺,退出門檻也較高,尤其是對于被罰款過的商家。“不僅所有訂單要完成發(fā)貨,并且30天內沒有售后糾紛,平臺才會退回押金,整個過程大概2-3月,很容易導致資金周轉問題。”
在成本“懸崖邊走路”:質量“摻水”消費者吃悶虧
有拼多多內部員工告訴南都記者,拼多多對于價格管控很嚴格,更低的價格更容易拿到更高的流量。
但是,“在如此低的毛利下,商家要遵守拼多多‘條件近乎苛刻’的管理規(guī)則而不受處罰,簡直是在懸崖邊走路,這需要相當成熟的運作模式和供應鏈資源整合能力。”一位零售業(yè)分析人士表示,但就目前來說,拼多多平臺上的商家大部分是中小企業(yè)或個體經營者,并不具備這樣的管理能力。
那么,面對這么大的成本壓力,拼多多的商家會怎么辦?
“牛仔褲少一些鉚釘和皺褶就可以把價格壓低很多,對于很多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而言,價格才是他們考慮的主要因素。”拼多多員工向南都記者透露。此外,也有商家表示,采購一些色牢度、甲醛的檢測不達標的布料,也是降低成本的手段。
對此,拼多多有關負責人達達告訴南都記者,拼多多的主要用戶定位并不是用慣了高價高質產品的中高收入用戶,而是那些平時逛京東天貓都有可能嫌貴,甚至不會使用網(wǎng)購的人。質量有保障這件事平臺還可以控制,但質量高低的評價卻受個人預期影響很大。“28包29塊的紙巾與德寶相比自然是質量差,但與許多農村小商鋪賣的粗糙產品相比卻已經是物美價廉。質量有保障這件事平臺還可以控制,但質量高低的評價卻受個人預期影響很大。”
不過,還有一部分商家選擇了山寨、假冒偽劣、三無產品。南都記者發(fā)現(xiàn),拼多多平臺上一款3.3元的上好茶,無生產日期和生產廠家,雖然有Q S食品生產許可證,但在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官網(wǎng)無法查到這串證書編號。
還有一款拼購價9.9元的兒童紙尿褲,從包裝到名稱看起來都神似“幫寶適”(Pampers),但它的實際名稱為“Paonmepors”。而“米家新品U盤”,實際上是品牌為“米家新品”出品的U盤。
根據(jù)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2016年拼多多投訴量居行業(yè)第一,高達13 .12%。而2017年,拼多多因質量差被投訴的事件并沒有得到改善,解決率僅僅過半。南都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關于拼多多的投訴主要有兩類:用戶投訴其商品質量差、虛假宣傳、假貨、客服態(tài)度差等問題;平臺的商家訴訟其惡意罰款、凍結貨款。
雖然拼多多規(guī)則上也說明消費者可以無理由退換,但南都記者了解到,由于退換的快遞費需要消費者自理,9.9元的商品退貨成本可能需要10多元,所以消費者往往選擇“吃悶虧忍下”。
拼多多以“兩高一低(低價、高流量、高標準)的策略,將商家、快遞公司、消費者吸引到平臺上,但最終又將風險轉嫁給了他們”。在上述商業(yè)分析人士看來,這并不是一個健康的商業(yè)運作模式。
一張大蒜訂單在拼多多的成本
拼團價5斤9.6元
收購價1元左右/斤
物流費用3.5元/單
快遞報價:50單-100單/天,3-3.5元/單;1000單以上/天,可談到2.6元-2.8元/單。
人工費0.4元
快遞包裝費1.3元
利潤0.3元至0.5元
2/2 首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