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 為了增加孩子們文化認同感,提升審美素養(yǎng),7月15日上午,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社會實踐“麥田助教薪火守護”實踐團特在積家村黨群服務中心的兒童之家為積家村的學生們設置國畫課,授課老師是實踐小組的滕一碩同學。

課程伊始,滕一碩同學向小朋友們分發(fā)了他提前一天認真準備的國畫臨摹,讓大家看著手里的畫講述國畫的特點,以此來具體讓同學們多方面學習國畫。
接著,滕一碩同學將分發(fā)給小朋友的那幅畫掛在黑板上,拿出毛筆對這幅畫進行深度細致的講解。他從筆法、墨法、色彩、構圖四個方面講起,以此加深同學們對筆性,墨性與國畫顏料的性能的了解,掌握基本繪畫技巧。同時,滕一碩同學還向大家重點強調了國畫工具的使用方法與正確的作畫姿勢,從每一處細節(jié)抓起,讓孩子們的理論知識學得更加透徹。
最后,滕一碩向同學們展示了諸多書畫大家的畫作,讓大家進行觀摩欣賞,意在此過程中提升同學們的審美層次與分析能力。在課堂的最后,滕一碩同學讓小朋友們自己著手進行臨摹,并組織同學們與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
藝術是孩子們認識世界的方式,而文化是孩子們了解自己的方式,以畫畫這種形象化的思維去反映自己所思所想,以文化那種蓬勃的創(chuàng)造力為自己提供迎接未來挑戰(zhàn)的底氣,提升美育,不應只是一句口號,更應該落實到每一堂課,每一副畫中。“麥田助教,薪火守護”實踐團是這樣想,更是這樣去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