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王洪瑋 王慧
吃罷晚飯,兗州區(qū)鼓樓街道文西社區(qū)的張俊嶺習慣性地來到離家300米遠的“城市書房”,還是原來的座位,沏上杯茶,在書櫥里找到幾天來一直在讀的《中國通史》,便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在快節(jié)奏的城市生活中,總有一盞燈為市民守候,總有一本書與您共鳴。我們創(chuàng)辦‘城市書房’正是以書香浸潤城市脈絡,用閱讀連接萬家燈火,這里不僅是知識的港灣,更是心靈的歸宿。”鼓樓街道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負責人說。
踏入“城市書房”,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精美且實用的文具,一應俱全方便讀者使用。
穿過文具區(qū),便能感受到書房的溫馨與寬敞。其面積達300平方米,整齊排列的書架上共計藏書5000余冊,涵蓋文學、歷史、科學、藝術、兒童讀物等多個領域,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興趣愛好讀者的需求。
這里設有多個功能分區(qū),每一處都獨具特色。熱銷圖書區(qū)陳列著當下熱門書籍,引領讀者緊跟時代文化潮流;兒童繪本區(qū)色彩斑斕,可愛的繪本與舒適的閱讀角落,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個充滿想象的童話世界;文明實踐“端信書屋”則蘊含著濃厚的文化底蘊,是深入研讀經典、品味傳統文化的理想之地。此外,還有兒童石膏DIY室,為孩子們提供了發(fā)揮創(chuàng)意、動手實踐的空間。自習室安靜舒適,配備了良好的照明和桌椅設施,可容納30人同時閱讀,無論是學生復習功課,還是上班族自我提升,都能在這里找到一方專注的天地。
“為讓閱讀融入市民日常生活,2024年,鼓樓街道在兗州區(qū)率先啟動了‘城市書房’項目,通過盤活閑置空間、發(fā)動社會參與,在城區(qū)核心商圈打造了居民家門口的圖書館。”鼓樓街道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負責人說。“城市書房”采取政企合作、第三方運營模式,可以滿足群眾閱讀學習、興趣探索、親子互動等多元化需求,還經常舉辦“親子共讀”“非遺課堂”等特色活動,開放以來累計接待讀者3000余人次。“我們將繼續(xù)秉承推廣全民閱讀、共筑書香鼓樓的理念,開發(fā)線上預約、圖書推薦系統,試點‘信用借閱’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推動全民閱讀事業(yè)持續(xù)發(fā)展。”該負責人表示。
“我們以四個城區(qū)街道辦事處34個文明實踐站為陣地,根據場地空間,開設形式多樣的‘端信書屋’‘城市讀書角’‘城市書房’,目的還是建設‘書香兗州’,讓群眾閱讀有書屋、提升有課堂(蒲公英課堂),開啟知識與心靈的奇妙之旅,感受閱讀的力量,享受文化的盛宴。”兗州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主任李鴻飛說。 |